报刊亭:来自生活,生在其中,自其中始

时间:2024-10-03 阅读:3 评论:0 作者:admin

什么是报刊亭?朦胧的印象中,也许有成箱的饮料和冰棍,架子上摆满了书籍和报纸,夹杂着几本色彩缤纷的儿童杂志,以及在午后阳光下披着汗巾、摇着蒲扇的摊主。这里是人们小时候放学后蜂拥而至的地方……

如今,街角的报刊亭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代的记忆。就像一朵即将凋谢的花,默默地绽放,又被遗忘。

积水潭大桥旁,距地铁站仅几步之遥,有一家报刊亭。正午的阳光下,在忙碌的人群中,它静静地矗立着,难免有些格格不入。笔者上前询问老板生意怎么样。他苦笑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相反,他讲的是十年前的情况。

01

源于生活——十年崛起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报刊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本来,对于报刊的销售并没有特别细致的管理。街道上随意摆放着许多报刊亭,提供的商品大多是报纸,没有其他商品。大多数人骑自行车上下班,也习惯买报纸看。因此,在智能手机和网络信息大量进入大众生活之前,报纸和期刊销量很好。

但同时,报刊亭的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面貌。 1998年,北京市政府开始整顿,撤销报刊亭,重建报刊亭,并划归邮政局统一管理。北京现代报刊亭应运而生。接下来的十年可以说是报摊发展的黄金阶段。在政府的支持下,一批彩钢展馆、新型法式展馆相继建成,不仅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也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那时,报摊似乎前途一片光明。

02

源于生活——那些衰落和创新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前后,新媒体成为时代浪潮。这极大地冲击了平面媒体行业,与传统媒体紧密相连的报摊迅速衰落。有的报刊亭因管理不善而倒闭,有的则因城市规划的需要而被整修甚至拆除。即使是数字化智能报摊的成功转型,也未能挽救整个行业的颓势。

我遇到的店主是少数仍然坚守这个行业的人。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无奈地面对着报刊亭的没落。

事实上,北京现有的大部分报刊亭与其说是报刊亭,不如说是小型便利店。从外面看,架子上摆满了杂志,当天的报纸整齐地排列在桌子上,饮料只放在桌子的一个小角落里。据店主介绍,目前,非报纸和期刊产品的收入几乎占到了报摊总收入的全部。这种情况与其他报摊的情况类似。可以说,报刊亭虽然曾经大力推动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但其文化传播功能正在慢慢弱化,为市民提供日常服务的社会意义不断增强。因此,或许由于报刊亭形式的变化,我们会遗憾它们所承载的时代记忆的消失,但实际上,对于报刊亭本身来说,这是一种可靠的发展模式。

也许有一天,在平面媒体衰落的背景下,报摊将彻底剥离其文化传播功能,仅作为一种便民服务设施或文化符号而存在。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报刊亭的彻底消亡,同样,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报刊亭的创新。

诸如此类的创新是报刊亭发展的主流趋势。与此同时,许多人也在孜孜不倦地努力保留报摊的销售业态和文化传播功能。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北师大报刊亭就是这一改革模式的先行者。

仅从装修和外观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师大报刊亭与校外普通报刊亭的区别。玻璃屋里有热饮和排列整齐的书架。货架上有文创、书籍、杂志、饮品;本应是主体的报纸,只占据了一个小角落。新增的自习区,让你感觉这里就是一个书吧。这种印象反映了负责人对改革的期待。他们希望报刊亭不仅作为卖报纸的场所,还成为学生的便民服务站和师范大学的文化角。

显然,这样的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北师大报亭改革遇到了一些困难。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窥见这条发展道路的曲折。在采访中,负责财务的白先生曾委婉地表达了报刊亭面临的经营困境。受疫情影响,上届资金所剩无几,校外熟客无法进入校园消费。目前仅有的校内学生顾客主要消费饮料,饮料带来的收入并不多。原本作为主要销售主体的报刊即使免费也不受青睐,图书打折销售的利润也不属于报摊。这个由学校创办、学生管理的报刊亭,14年来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的阵痛。

但这并没有浇灭改革负责人的热情。作为传承,他们仍然沿用“北师大书报摊”这个名字,希望保留一些传统的氛围,也希望老同学们感到更加亲切。为了发展,他们积极调研宣传,根据学生的兴趣购买产品,希望能在受众层面取得突破。即使书不赚钱,有同学进来自己学习,他们也会感到安心。好在现在的北师大书报亭正在慢慢好起来,而且会慢慢好起来的。正如白先生在采访结束时在朋友圈给我们展示的报刊亭照片一样,北师大报刊亭正在慢慢走向成为校园文化的标志。便民服务站、新建小书吧、勤工助学处、专门报到点……北师大报刊亭的功能开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有了和报刊亭负责人一样的期待,“希望它越办越好,希望它能长久地存在下去,作为校园文化角而存在。”

本着同样的思路,北京市城管委、市商务委制定了《规范和完善邮政报刊亭工作方案》,并报市政府审查。规划指出,报刊亭将打造成精美的城市家具、新的阅读空间和便捷的服务载体。这个想法在法国得到了很好的实施。 “报摊复兴”计划使巴黎成为世界上唯一报摊数量不断增加的国际城市。

03

远离生活——也许离开,也许留下

报纸服务_生活服务类报刊_报纸最主要的服务对象

衰落与创新之间,报摊将何去何从?这或许需要社会给出答案。

哈里斯互动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巴黎报刊亭复兴计划取得了成功,因为81%的巴黎人将报刊亭视为巴黎的象征,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报刊亭的忠实顾客。

在中国,这种社会风气并未消散,报纸也并非没有粉丝。店主在采访中指出,老年人仍然是报摊的最大人群。在寻找报刊亭的路上,笔者有幸遇到了小区门口值班的几位爷爷奶奶,并与他们分享了报刊亭的故事。其中一位奶奶是《北京晚报》的忠实读者。她的家人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就开始订阅该报纸,至今已近七十年。据她介绍,她现在住的居民楼前的值班点以前是一家报摊,去年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对于报摊的消失,家人无疑感到悲痛。几十年前,附近学校的孩子们下课后都会来买报纸、期刊,当时的热闹场景还历历在目;现在报刊亭已经消失了,看报纸的人寥寥无几。在感叹的同时,她也谈到了自己心目中报摊没落的原因。 “现在的报纸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严谨了!至于网络上的信息,就更难辨别真伪了。”正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她始终坚持阅读纸质报纸,每天晚上看报纸的习惯一直坚持到了今天。另一位奶奶从口袋里掏出订报发票,“北京晚报,一年360元,很实惠。”她说。她的视力不好,虽然可以用手机,但她还是喜欢从报纸上获取信息。不幸的是,我家没有订阅报纸的习惯。当有报摊时,我偶尔会买报纸。现在报刊亭消失了,我不再看报纸了。

报摊的消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文化接受,尤其是老一辈人。然而,对于那些坚持看报纸的人来说,报纸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不会因为报刊亭的消失而减少。长期养成的看报纸的习惯,在他们心里深深地种下了文化的种子。从这个角度来看,报刊亭数量的减少也可以被视为它们完成历史使命后的自然退出。这也意味着报摊有复兴的潜力。

在普遍的社会认知中,传统报刊亭作为过去的文化建设工程,似乎已经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但了解了报刊亭的历史后,每次经过它,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看看这个站在街角的沉默的人。它就像一艘胜利的战船。服务期满后,它驶回港口,等待最终目的地。或许,它会被放置在纪念馆里,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供人瞻仰;或许,它会被分裂成碎片,在另一个未知的地方被赋予新的生命;或者,它可能只是停在那里,等待被发现。铁锈爬上苍老的身躯,等待着海水侵蚀它的皮肤,默默地,默默地,等待着下一次的哨声。不管结果如何,生活中一天天长大的报刊亭,也必然会深入到生活的烟火里。

一个普通“哈尔滨人”对哈萨克斯坦的审视

剧场,我们相约秋天

元宵与冼夫人的舞台

艺术,探索生活的可能性

本文链接: http://01280.cn/2024/10/4066/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区 交流一下吧!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