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主持人| 董浩叔叔告诉你把艺术当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时间:2024-08-27 阅读:5 评论:0 作者:admin

不忘初心,永远做“东浩叔叔”

每一个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的孩子心里都有一位“董浩叔叔”。《大风车》《董浩叔叔讲故事》《芝麻开门》还有现在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些经典的电视节目都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里。董浩这个不老的“国民大叔”,陪伴和影响了几代人。直到2016年1月7日下午,董浩发文“再见,话筒”,宣布退役,39年的舞台生涯就此画上句号。台上台下,戏里戏外,他都说:“不忘初心,永远走在真理的路上。”

他站在画桌前,挥洒自如,线条如金铁般流畅自然;他抿着嘴唇,尽情地画着,眼神认真。一瞬间,一个戏曲人物出现在纸上,收起画笔时,他说这太满足了。此刻的他,就像一个大孩子,满是沧桑的脸上洋溢着满足感,别有一番韵味……

他年逾六十,面容和荧幕上没太大区别。他穿着宽松的T恤和棉麻裤,脸上充满精神,手握画笔,步履稳健,开朗不拘小节。他的眼睛像火炬一样,眼眸中沉淀着他的经历,朴素的话语平静而徐徐而来……

他是一位手拿话筒的书画家。

荧幕上的董浩聪明机智、幽默风趣,凭借着天真烂漫的形象,成为不少小朋友心中的“童星王”。但很少有人知道,以主持、配音闻名的董浩,其实是一位正规学校毕业的画家。

董浩说,自己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董景山是建国初期第一批书法家之一,曾与陈半丁、秦仲文并称为“京城三君子”,当时荣宝斋等名店都悬挂着他的墨宝。可惜,他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现在只能在脑海里拼凑出一些记忆的片段,“坐在父亲腿上,被他硬硬的胡子戳,被他握着笔教导,被他宠溺,这些是我记忆中仅有的父爱。”5岁开始学习书法、绘画,在母亲的指导下,他临摹了《芥子园画谱》中的许多画作。他的启蒙老师是画过《开国大典》的美术大师董希文,也是国家文物局规定“作品不得外销”的六位大师之一。1972年,他进入西城师范学校美术班学习,1975年参加北京油画展,第一份工作是美术老师。

1977年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那年3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招聘播音员,他在一千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凭借着一首毛泽东的经典诗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成功被录取。当时,他还是西城区一所小学的美术老师。调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三个月后,他正式上任。次年,他被聘为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师。

1990年初,他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少儿节目主持人,他主持的节目《大风车》在当时家喻户晓。从此,他就成了孩子们心中的“董浩叔叔”,一直当“大叔”到现在。总结这段历史,他感慨道:“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如今,除了大型晚会,董浩很少出现在电视上,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书法和绘画上。谈及自己现在的生活时,他开怀大笑,突然又认真地说道:“大家都知道我是个主持人,其实主持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只是一份业余工作,画画才是我的职业。”

享受生活,他是全家快乐的源泉

这些年来,董浩不仅事业有成,家庭生活也是硕果累累、幸福美满。

妻子张伟是个贤惠能干的女人。董浩早年因误食毛蛤蜊,被诊断为“甲肝病毒感染致亚急性肝坏死”,生命垂危,多亏妻子的精心照料才得以活下来。患难中的夫妻感情更加真挚。董浩私下称呼张伟为“守门员”、“司机”、“指挥官”,闲暇时陪妻子看电影、逛商场、公园,他表示感情要时不时重温一下。

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_生活类服务节目主持稿_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词

董浩与张伟的私生女叫董晓晓。董浩透露,女儿很小就出国留学,成绩非常好,外面很少有人知道她是他的女儿。晓晓好胜心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让他很自豪。董晓晓还为董浩出版了一本漫画书,名为《漫画董浩》。

工作中经常给观众带来欢笑的董浩,生活中更懂得如何逗妻女开心。接受采访时,他表示为了讨妻女欢心,经常会表演给她们,活跃气氛。在《写给爸爸董浩的一封情书》中,董晓晓曾写道:“爸爸就是我家的磁场,无论何时,爸爸在哪里,都会有不断的欢笑声。”

坚守初心的他,并不是一只屡试不爽的兔子。

诗人郑敏曾说,“没有哪个生命愿意默默消失”,对于董浩来说也是如此。在舞台上主持了40年,谈及退休后的生活,董浩笑称自己一直很忙碌。他不仅痴迷书画,远赴北欧写生,还积极做慈善,培养年轻人才。此外,一生致力于儿童节目的董浩,退休后也继续为儿童服务,为了不浪费自己的好嗓子,他还在积极筹备一些有特色的有声读物。

近日,为了普及朗诵艺术,传承经典文学,董浩精心策划录制了喜马拉雅FM的一档大型节目《董浩叔叔读经典》,这是一档朗诵经典文章的节目。萧红的《火烧云》、朱自清的《背影》、史铁生的《秋天的回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都在里面,花了他不少功夫。他说,这档节目连续录制了很多天,但他从不觉得累,哪怕在百忙之中也要拿出精品,对大家负责。

谈及近期媒体人辞职或退休的事件,董浩说:“我们的灵魂应该慢下来,时刻回首自己的初心,保持自己的坚守。在这个物欲横流、略显浮躁的社会,媒体人更应该坚定信仰,秉持正义,引领时代,塑造未来。”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我从事媒体四十多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做媒体就像画画、写字,需要不断修炼内心的力量,一笔一画。我不想做一只在吸取养分的同时,一味停留、稍有风吹草动就逃走的兔子。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做贡献,是我人生的价值和快乐。”

独特的养生方法,他的爱永不消逝

“生命如此珍贵,我不想浪费哪怕一分钟。我没有午睡的习惯,早上六点就自然醒,就说明我怕错过任何美好的事物。”董浩说。看来他真的不觉得累,采访时他显得精力充沛,就连休息时也在想着背诵和画画。

当被问及他独特的养生秘诀时,他说养生就是养心,做一个真实纯粹的人,用善良和爱去滋养一颗永不衰老的灵魂。当每一个黑夜到来时,怀着美好的想法入睡;当每一个黎明到来时,怀着对上帝的感恩醒来,感恩又有新的一天生命。

他用“爱”和“喜爱”两个简单而坚定的词,表达了自己对人情、对事物的重视。无论谈及父母、观众、主持、音乐、朗诵、诗歌,他的眼睛都会闪闪发光。他甚至说:“书画是我延续生命的另一种方式。有时突然有灵感,半夜三点起床,一直画到天亮。”

人生犹如天地间转瞬即逝,纵使时光飞逝,有些人永远不会老去。这位活了六十多年的“国民大叔”,用激情和爱,书写着人生的每一个瞬间。他像孩子一样,保持明亮的双眼,看世事沧桑和明月清辉;像一个普通的追梦少年,不忘初心,孜孜不倦。虽然已经退出荧幕,但他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从未减少,就像许巍在歌里写的:他一直在这里,用爱面对浩瀚的海洋。

附上部分东浩叔叔个人作品:

董浩:《德国小镇》2017

董浩:布拉格之春,2017

董浩:船上看布达佩斯,2017

董浩:维也纳的春天来了,2017

董浩:布达佩斯街头,2017

董浩:山湖大雨,2017

董浩:生活速写,2017

董浩:生活速写,2017

本文链接: http://01280.cn/2024/08/2748/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