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哪些行业正在逆势爆发?

时间:2024-08-24 阅读:9 评论:0 作者:admin

肆虐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夜之间让大部分线下商业停摆,而随着人们宅在家中,线上商业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繁荣。

2003年,非典疫情把人们困在室内,间接导致短信使用量激增,增加了中国移动等公司的收入,也让一些互联网公司找到了盈利模式,促进了新浪、搜狐、网易三大互联网门户网站的崛起。

随着手机使用率的提高,宽带互联网接入也开始大幅增长,人们开始在网上获取信息、尝试网络购物,这也重塑了人们的娱乐方式。马云利用网络电商孵化淘宝,培养了网民新的消费习惯。

17年后,当大疫情再次出现,“互联网+”也重复了互联网服务加速普及的过程,在普及率较低的地区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非常时期、非常事件会压垮一些业态,但非常时期也是重塑人们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契机。

定闹钟、网购菜、网问诊、买药送货上门、上网课、远程办公等,都成了疫情期间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曾绞尽脑汁想用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企业服务、本地生活便民服务等触达更多的潜在用户,却没想到,疫情反而成了催化剂,让很多用户有机会认识并使用那些“互联网+”垂直服务。

与此同时,线上娱乐的集中爆发必然会在疫情过后回归常态时迎来平静,而购物、旅游等短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也将迎来“报复性”增长。那些扩大渗透率的“互联网+”服务,将面临短期获客和长期转化、运营、留存的考验。对于企业而言,短期的利好是带来“好口碑没销量”还是“收割市场”,取决于企业的综合能力,以及后续的服务是否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但目前,一些行业已经面临机遇。

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医疗O2O

互联网医疗企业有突围机会

疫情之下,医疗健康板块反应最快,需求爆发点最直接,二级市场的情绪直接体现了这一点。2月3日,春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暴跌,但医药股掀起涨停潮,超级真菌、流感、病毒防治等板块逆市上涨。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相关公司,如阿里健康、腾讯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宜联、丁香医生等平台纷纷推出线上义诊,筛查普通感冒、新型肺炎,缓解线下压力,减少交叉感染,让更多人体验互联网医疗。

阿里健康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网上义诊累计用户数突破280万,医生数量突破1000名,参与网上义诊的在线医生日均接诊量突破100人。

易观医疗分析师陈乔珊表示:“通过这波动作,互联网医疗公司证明了自己的部署、组织和运营能力,向B端和C端都证明了自己的可信度和适用性。比如医院信息化公司提升了医院对远程医疗的认知度,不仅有助于企业吸引客户、教育市场,也让自己的价值在政府和C端公众面前得到验证,是破圈的好机会。”

陈乔山观察发现,互联网医疗、医院信息化、慢病、母婴等细分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大多参与了这次疫情,短短几天内,各家公司就为数十万人提供了义诊服务,参与的医生超过十万。一方面筛查疑似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降低社会恐慌,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几个头部平台的日活跃用户和月活跃用户。

图片/Pexels

疫情为远程医疗提供了催化剂,不少医院对远程医疗的态度从抵制、冷漠,转变为努力接受、受益。“此前信息技术公司帮助不少医院向互联网转型,增加线上问诊,但很多医院并没有用上。这次我们帮助医院打通渠道和服务,培训医生,缓解医院线下门诊压力。”陈乔山说。未来2-3年,远程医疗会更加普及,特别是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地方,它是分级诊疗的补充,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易观数据显示,互联网医疗在网民中的渗透率约为3%,低于其他服务。“之前阻碍行业发展的因素是信任,现在大家都愿意或者半愿意接触互联网医疗,而且是免费诊所,用户体验到好处。随着用户增长放缓,可以转化一部分新用户。这些公司已经触及了之前花大力气试图影响的人群,这比任何广告都有效。”陈乔山说。

此外,疫情也助力医药电商O2O落地,教育了用户。过去人们认为买药是低频行为,家门口有药店就够了。但这次送药上门,让人们意识到了它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陈乔山提到,“当然,这项服务最终会落入垂直医药电商手中,还是落入美团、饿了么的口袋,还很难说。”

总体形势向好,但盈利问题短期内仍会存在。陈乔山分析称,平安好医生财报显示,其服务收入占比较低,更多来自医疗电商收入。虽然各家公司都在努力吸纳更多现金流,但效果并不理想。“2014年春雨医生尝试过很多策略,但都以失败告终。如今,虽然市场环境更加成熟,支付理念和健康关注度也在提升,但如何运营、如何转化,依然是一个挑战。”

峰瑞资本副总裁马睿认为,总体来看,疫情会给一些低频行业带来线上化的机会,能保留线上习惯的企业将直接受益。长期来看,资本会进一步流入生物医药行业,支持利用创新技术获得新药、疫苗等诊断和治疗方法。

线上线下企业押注的是同一件事

在线教育再次成为焦点

疫情发生后,线下培训机构为避免聚集而停止营业,全国大中小学也推迟开学时间。被迫自救的线下培训机构开始转向线上教学,而原本急需增长的在线教育公司也盯上了这一机会。在线教育再次兴起。

据钉钉官方消息,截至1月31日,广东、江苏、河南等20多个省份加入“居家教育”计划,超过1万所中小学、500万名学生通过钉钉直播上课。此外,ClassIn、EduSoho、木鲲科技等在线直播平台也纷纷免费开放技术能力。数十万新东方学生开始接入新东方在线直播系统“云课堂”,数万名教师也从线下转入线上。

不少企业也推出了免费课程,降低经验门槛必然会提升在线教育产品的使用率,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留存和转化机会。

疫情期间教育企业帮扶措施 来源/亿欧

电商平台创业计划书范文_生活服务电商平台o2o创业计划书_电商创业项目计划书模板

前VIPKID高管、在线教育专家王思锋对燃财经表示,疫情是在线教育必经的机会:“新产品的爆发需要成熟的技术和市场驱动力。2003年的非典疫情加速了电商,疫情必然会加速在线教育等一些领域的市场占领。”他提到,从一线城市到低线城市,线下机构都在推出线上课程自救。这大概是低线城市用户第一次大规模接触线上课程,而这部分用户群体也通过这个阶段逐渐成熟。

“目前行业共识集中在双师在线大班课,这是唯一从成本结构上可以规模化运行的产品模式。另一方面,随着AI在语音、图像、视频等领域的成熟落地,互动课或将成为下一个爆发点。疫情影响用户习惯,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再回头,一旦听过好老师的课,就很难再安于普通老师的教学。”王思锋说。

创新工场合伙人张利军表示,疫情会加速用户对在线教育的认知,短时间内渗透率和转化率能得到大幅提升,获客成本在恢复前短时间内会降低。长远看会加速OMO(线上线下融合),提高教育培训行业整体的数字化、迭代速度和运营效率。

“其实,无论是教学场景本身的在线化,还是教学服务运营流程的在线化,线上线下的融合都是必然趋势。”张利军说。疫情会加速市场格局的调整,拥有良好、稳定服务体验的企业将赢得长远利益。

但同时她也提到,未来线下教育培训机构还是有必要的,因为托管需求、孩子线下社交需求、线下学习氛围需求都是刚性的,更多人会成为线上线下教育机构的共同用户。

企业服务迎来高光时刻

在众多上班族无法坐在办公室的当下,既可居家隔离,又可在线办公的远程办公工具备受青睐。

企业远程办公涉及即时通讯、协作文档、在线会议、云盘、客户管理、合同管理、员工培训等多个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任何一个细分的应用场景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

作为巨头企业的产品,阿里钉钉、腾讯企业微信、字节跳动飞书等均已拥有大量用户;石墨文档、小鱼易连等创业公司也已获得数亿元融资。一些公司在已有产品基础上,针对疫情期间“在家办公”推出了新举措,如升级已有功能、上线健康版块、免费开放等。

易观分析师孙梦子对燃财经表示,2020年疫情迫使员工在家办公,但从长远来看,会推动远程办公的纵深发展。被迫在家办公的企业开始反思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

孙梦子表示,疫情之下,全民远程办公是硬性需求,线上办公深度落地存在契机。“虽然在家办公是暂时的,但随着用户习惯的培养,只要服务跟上、体验好,满足用户基本需求,一旦互联网轻量办公理念被市场广泛接受,出差、多点办公时,转化率和留存率都会比较高。”

图片/Pexels

除了远程办公场景下的各种协同工具,企业运营的线上化趋势也将加速。“危机过后,资本市场会提升纯SaaS软件的估值,原来10倍PS(市销率)的估值模型,甚至会提升到12到15倍。”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说。

不火创投创始人李竹杰表示:“红十字会半个月没协调物资,九州通2个小时就解决了。九州通是专业的医疗供应链平台,假设整个医药行业的一体化、数字化、在线化都完成了,全国的经销商、厂家、零售终端之间有多少口罩就一清二楚了,只要接到前端医院的需求,就能自动配送。疫情会不断推动供应链的数字化、在线化,也就是所谓的产业互联网。”

李竹杰分析,供应链数字化、线上化是一个大趋势,非典之后,京东、淘宝让C端消费开始走向线上,这一波疫情和上一波非典的典型区别就是B端(企业运营)的数字化、线上化。

长实资本合伙人丁忠民对燃财经表示,云计算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视频会议、协同办公、视频点播等会快速增长。5G的推进可能也会更快,因为这些应用在5G的支持下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生活服务受益显著

疫情催化各类宅配相关业务的快速增长,几大平台春节期间订单量均出现激增。

美团买菜北京地区日订单量已达春节前的2-3倍,京东生鲜配送业务环比春节前增长370%。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数据显示,除夕到正月初四平台实际交易量同比增长321%。春节后,随着快递员到岗,到家业务将进一步增长。

疫情期间,线下需求转向线上,各大电商及O2O平台获得了一批新增及潜在客户,尤其是生鲜电商,很多消费者是在疫情之后才开始接触生鲜电商平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线上平台获客成本高、获客难度加大的紧张局面。

在抢购潮的考验下,后端供应链和配送服务更完善的平台凸显出竞争优势。疫情期间,餐饮、酒店、企业食堂等提供B端服务的企业也灵活调整,如此前为200多万餐饮商户提供配送服务的美菜,加大了C端配送力度,1月29日,美菜将供应给餐厅的菜品开放给个人用户点餐。

图片/视觉中国

在李竹杰看来,“疫情期间,去大型超市的人越来越少,如果生鲜电商、社区便利店此时能开业,业绩将是井喷式增长。疫情加速了社区便利店、连锁店的增长,但像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是看空的。”

“相反,一些线下渠道会越来越好,只是形式会变。我们投资的一家锅圈,最近日销售额迅速增长到2000万左右,他们在社区边缘开了一家连锁店,专卖火锅食材和现成菜品。”李竹杰告诉燃财经,像这种社区边缘的便捷、急需的服务,未来还会不断增多。

吴世春表示,未来线下便利店与生鲜电商会有很大分化,能够适应产品品质更高、组织方式更完善、物流更快捷的企业将会快速发展。

网络娱乐,爆发的“黑马”

生活服务电商平台o2o创业计划书_电商平台创业计划书范文_电商创业项目计划书模板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在国内A股多只股票涨停的情况下,除了医药板块外,游戏板块仍有数只股票表现强劲,三无网络涨停,昆仑万维涨超5%,电魂网络涨3.07%。

由于春节期间疫情持续蔓延,游戏、短视频等线上娱乐异常活跃。今年春节,民众对手游的喜爱程度超出预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两款明星游戏更是展现出超强吸金能力。

国金证券媒体与互联网研究团队测算,《王者荣耀》跨年当日最高成交额高达20亿元。2019年跨年当日,《王者荣耀》单日成交额最高纪录为13亿元,2019年2月,《王者荣耀》单月成交额最高纪录为71亿元。互联网分析师裴培表示,今年春节期间,《王者荣耀》或将打破此前的单日和单月成交额纪录。

另有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王者荣耀》峰值DAU在1.2亿至1.5亿之间;《和平精英》峰值DAU在8000万至1亿之间,均创下历史新高。

用户规模方面,其他游戏也实现了明显增长。七麦游戏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iOS游戏畅销榜前15款游戏中,有14款游戏跨年后的预估下载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完美世界《新剑侠情缘》春节期间下载量峰值较跨年当天增长220%。与疫情相关的社交游戏《一起来玩吧》和《瘟疫公司》等也成为春节期间的黑马。

易观分析师廖旭华认为,游戏板块短期利好肯定,长期来看也会带动各类游戏特别是小游戏、棋牌类游戏的火爆,但只有具备长期运营能力的厂商才能将长期利好转化为业绩,换言之,本次专场活动对头部厂商的利好尤其明显。

“对游戏企业来说,今年春节期间取得了一个好的开局,但整个行业还需要加大对高质量、长远发展的投入,才能实现红利。”廖旭华说。

图片/视觉中国

除游戏外,宅经济也带动了长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中金公司最新报告预计,长视频平台整体付费用户规模将大幅提升,但各平台表现或将出现分化;头部短视频平台春节期间通过红包、免费电影等方式积极获客,月活跃用户规模大幅提升,西瓜视频表现不俗;但由于短视频市场抢占先机,且具有春节的季节性,疫情并未对直播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

受疫情影响,多部春节档电影撤档,贺岁电影《囧妈》与字节跳动的合作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截至1月27日0点,《囧妈》在字节跳动四大平台(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火山版)及智能电视应用鲜时光的播放量合计突破6亿,总观看人数达1.8亿。有分析认为,这波流量将助力今日头条产品下沉到中老年用户群体。相比于付费电影,免费电影更利于爆红。疫情之下的线上娱乐,为原本已到达增长顶峰的平台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

吴世春提到,一些商业模式在危机中会演进、分化,比如直播和很多行业的融合会加速,比如直播相亲、直播教育、直播健身等。

鼎翔资本创始合伙人吴琼对燃财经表示,此前通过短视频或者直播带货的企业,在疫情期间业务受到的影响较小。

整个电商产业链有多个沉淀价值点,包括流量导流、获客,最后还有转化。平时,获客环节可能面临其他营销方式的导流。但在特殊时期,通过线上内容运营,用户聚合效应更加明显,在线时长增加,人们的耐心也随之增加。疫情期间,整个电商产业链前几个环节的效率和占比会明显放大。

相比于依赖线下零售或线下转化的行业,擅长内容营销的电商可以依托抖音、快手等平台提升转化率,在等待期间通过内容运营积累大量潜在用户,待复工后再将营销价值转化为最终的销售额。

马太效应下,强者愈强

对于所有行业来说,这次疫情都是一只意想不到的“黑天鹅”,对于一些行业和领域来说,经历这次疫情会加速其整体发展。但对于所有行业来说,疫情都是一场危机,既是短期的压力,也是改变行业格局的契机。寒冬让优胜劣汰,生存下来的企业在“春天来临时”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蓝象资本合伙人周爽分析称,“市场剧烈震荡往往是资本与企业联手求生、行业进行战略整合的好时机。在最初的恐慌平息后,有实力、有眼光的资本与企业可以与政府、银行等合作,操作超大规模的一级市场交易。这些交易往往会在下一轮市场复苏后重新定义行业格局。长期来看,过去疫情引发的创投低迷期,后期都有所反弹。”

她表示,疫情结束后,消费报复性反弹是可以预见的,如果创业者能够深刻反思这次疫情和全球封锁,把握机遇,启动科技创新新增长引擎,中国一级市场有望出现里程碑式的交易或新的融资高峰。

但在疫情与恐慌之下,尤其对于初创企业、中小企业来说,资本依然难以起到太大的帮助,考验的依然是企业自身的实力和韧性。

周爽曾研究,非典时期,受其影响,亚洲2003年、2004年的融资水平较2002年分别下降了27%、29%。2020年一季度中国VC投融资活动减少50%-75%或许是不可避免的。

李竹杰提到,疫情之下,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获益,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2020年是比2019年更冷的一年,每家投资机构手上都有大量的企业,疫情过后,第一反应就是减少投入,好好打理手里的企业。资本寒冬还会持续,投资机构很难融到钱,创业公司更难融到钱。

图片/视觉中国

疫情本身也改变了不少投资人的投资判断标准。吴世春观察道:“不少投资人对重资产模式更加看淡,对员工工资、房租、设备租赁等固定成本占比过高的重资产模式会更加谨慎,会看重组织的灵活性,在危机面前仍能保持灵活性的创业者会更受青睐。”

“这个过程会让很多企业更加两极分化,得利的可能继续收钱,马太效应会持续下去。现在企业只能自救,不要指望资本,资本这个时候也自顾不暇。自救的核心是专注,做好主业中最核心的事情,非核心业务只能砍掉。”李竹杰说。

“每一次危机之后都会诞生大公司,危机会让资金不断向更安全、增长更快的地方聚集,这将是一次系统性的洗牌。”李竹杰总结道。

- 结束 -

本文链接: http://01280.cn/2024/08/2626/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区 交流一下吧!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