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警方侦破一特大建材领域系列合同诈骗案 涉案逾6000余万

时间:2024-07-11 阅读:16 评论:0 作者:admin

十余家建材公司忙于“混凝土生产线”,以大批量采购为由,要求供应商垫付资金,再以高额利息诱骗20余家供应商陷入“经济纠纷”。其实,这些公司均为空壳公司,所谓的“经济纠纷”其实是骗局。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江苏省兴化市公安局获悉,兴化警方成功破获一起涉及浙江、安徽、江西、陕西、上海等6省市20余家砂石、钢材、水泥供应商的特大系列合同诈骗案件,抓获夏某、朱某等26名犯罪嫌疑人。经侦查发现,短短两年多时间,夏某、朱某等人采购建材价值6000余万元,20余家建材供应商损失4000余万元。

20余家建材供应商陷入“经济纠纷”

2014年10月以来,兴化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先后接到尤某、刘某、钱某、周某等20余人的报案,称被兴化人夏某、朱某、吴某、吕某、郭某、孙某​​等骗取数千万元的砂石、水泥等建材。接到报案后,兴化警方经初步侦查发现,报案的尤某、刘某、钱某、周某等均为建材供应商,其中多数人陷入了供货预付款的“无底洞”,多数人血本无归,无一例外。“供货预付款在建材市场屡见不鲜,也是建材供应商噩梦的来源。” 兴化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许德银介绍,受害人按合同供货后,每当受害人要求付款时,夏某等人要么以“货款未归还”、“资金周转困难”等为由,要么“人间蒸发”,要么“捉迷藏”,大多数受害人只剩下一堆无法兑现的“欠条”。

许德银说:“我们还发现,在供货商与兴化所谓的‘建材公司’的交易过程中,供货合同、货款收据、余款欠条一应俱全,从表面上看,是典型的经济纠纷。”“夏某等收货人虽然都有付款记录,但货款只是很小一部分,欠条比较多。”许德银介绍,单凭这些还不能说明问题,要理清来龙去脉,只能从货物流向去调查,最终摸清这些公司的实际操作情况。

高投入、低产出的空壳公司逐渐显露真面目

2016年7月,兴化警方根据已有线索组织侦查。后警方发现,夏某、朱某等人从安徽、江西等地收购砂石,以每吨79元的价格运到江苏泰州高港码头。夏某等人签收货物后,直接将砂石转移到其他船只上,再由不同的人运到混凝土搅拌站。转售价格仅为72元,每吨净亏损7元,还不包括吨位损失。“夏某、朱某等人收购了大量砂石但并没有真正用于生产,而是低价出售,这显然是一笔亏本生意,有悖常理。”许德银说。

随后,警方顺藤摸瓜,发现最终受款人均为夏某等人的债权人。随后,警方围绕夏某、朱某等人的公司进行深入调查,发现他们注册的10余家建材公司均为空壳公司,均无实际经营。“另外,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夏某、朱某等人均有负债,仅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就有300多页,涉案金额达2000多万元。”许德银说。经过警方不懈追根溯源,大量证据证实,夏某、朱某等人涉嫌实施合同诈骗罪,涉案金额严重。

制造“经济纠纷”掩盖诈骗真相

根据兴化警方侦查结果,2017年4月11日,台州市公安局决定立案侦查,并指定兴化公安局负责办理此案。同月13日,夏某、朱某、吴某、吕某、郭某、孙某​​等26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经查,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夏某利用兴化市宏建建材有限公司经营商品混凝土业务的名义,虚构该公司实力雄厚、生产混凝土需要大量原材料,通过中间人介绍材料供应商尤某、刘某。 他还以所需材料数量较大需要预付款为由,签订合同、口头协议,只支付少量款项,欺骗受害人为供应沙石、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提供大量预付款,共骗取价值1300余万元的各种建筑材料。

“其实,这期间,夏某的公司是租赁的,虽然生产混凝土,但为了还债,为了掩盖行踪,一直以假生产的方式欺骗​​材料供应商。”许德银介绍。后来,随着来讨债的供应商越来越多,被骗的供应商便不再供货。为了继续诈骗,夏某以“转让”的方式将公司“转让”给朱某。之后,他又以朱某名下的“江苏科达建材有限公司”名义继续诈骗,先后骗取钱某、周某等材料供应商1500余万元。“其实科达公司只是换了个‘幌子’,成立至今只生产了几十立方混凝土,做做样子而已。”朱某解释道,如果供应商来现场验收,他们要么假生产,要么把供应商带到其他公司的货场,以欺骗对方。 “该团伙是一个组织松散的诈骗犯罪团伙,团伙成员之间互相‘介绍’业务,骗完一个供应商,供应商不供货了,他们就再选择另一个,继续骗一家又一家的企业。”许德银说。

诈骗转让门脸怎么处理_门脸转让 诈骗_转让店铺诈骗

“就算供应商报警,我们也不怕,因为我们手里有欠条,这是经济纠纷。”夏某交代,“如果供应商催款,我们就先付少量货款搪塞过去,再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让他们产生依赖。”“为了应付受害人尤某的货款索要,朱某还花费30万元购买了800万元的假商业承兑汇票,并用其中一张550万元的假票抵偿尤某的债务。”许德银说。

建材市场运作不规范是根源

许德银说,警方对系列合同诈骗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犯罪团伙成员作案手法并不高明,却能屡屡得手。“一方面,他们都有一个足以坑人的‘建材公司’;另一方面,预付款、供货的‘市场规则’,也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据朱某交代,其注册的“凯达公司”宣称注册资本1000万元,但实际上他只是随便填了个数字。一旦有材料供应商提出来公司参观,他们便会约上一帮“同行”,热情地“接待”和“支持”供应商,一起上演“双规”,并把供应商带到正规公司实地考察。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所谓“公司”的办公室、货场等大多是租用的,甚至根本不存在。“大部分建材市场都存在供货预付款的情况,但预付款金额不一。”

该案中,一名受害人深陷“资金泥潭”,损失46万元货款。“但往往供需双方签订的供货合同不规范,尤其在对方屡次不履行合同或口头约定时,心存侥幸,不够重视,导致垫款越来越多,祸患越来越深。有的就像本案中的供应商一样,接二连三地被骗,血本无归。”

截至目前,警方已查明该团伙骗取的价值6000余万元的货物大部分被犯罪嫌疑人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高额利息,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中。

本文链接: http://01280.cn/2024/07/899/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区 交流一下吧!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