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非遗资源 服务当代生活——广州积极探索非遗活化利用路径

时间:2024-07-04 阅读:20 评论:0 作者:admin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为充分展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城市综合文化实力创新突出,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激活传统——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成果展”将于2022年1月23日在广州塔一楼大厅开幕。 将多角度展示近年来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利用成果,陪伴广大市民和游客欢度虎年新春,展览将持续至3月底。

“激活传统——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成果展”主视觉图

近年来,广州市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工作,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转化为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优质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关注度明显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的贴近度明显增强。各类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年群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

十年前,我市率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收录工作,自2012年起,我市已拍摄制作了6批49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历史纪录片,基本覆盖了所有国家级和部分较老的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播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2014年,古琴艺术(岭南派)项目数字化收录开始,收录内容主要包括弹奏、制作、传承教学、收藏古琴、雅集等五个部分,并成功发掘出一批此前不为人知的岭南派古琴曲调,并录制了省级传承人谢东晓现场讲解示范岭南传统曲调和新创弦乐曲调的视听资料。同时,对大量粤剧剧本进行了数字化收录,组织开展“粤剧记忆访谈”。 我们通过拍摄、采访老艺人、老观众、老媒体人等,尽力留下一切与粤剧有关的尘封记忆,现已录制了近100小时的影像资料。

近年来,在不断数字化记录的基础上,我市结合新媒体和技术发展趋势,开始探索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传播形式。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利用“非遗+短视频平台”,打造常态化运营、多维度传播的“抖音广州非遗博物馆”,通过专题、聚合页、流量池、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传播方式,探索非遗传播新方式、新亮点,让更多人看到广州非遗、认识广州非遗。广州美术学院推出“广彩纳须弥”AR明信片,从三种广彩器皿的纹样中提取鸟、蝴蝶、人物三种元素,制作与明信片纹样对应的印章,盖章后用手机扫描明信片上的两个二维码。 AR识别出相应的拓印图案,可以直观的从手机端旋转查看三维物体模型,观看模型成长动画。此外,一些科技公司与非遗项目合作,制作出非遗电子相框、裸眼3D设备等,大大丰富了非遗的展示方式。

抖音 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拓展非遗艺术表现方式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粤剧项目保护单位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充分利用馆藏古代粤剧剧目,与广州市粤剧院有限公司合作整理、研究、复排,自2016年起成功复排《判官》、《虎将马超》、《罗通扫北》等传统剧目,通过复排古代剧目,还原传统粤剧艺术,探究粤剧剧目演变,追溯粤剧表演生态环境变迁,将粤剧传统经典剧目在粤剧舞台上再现,让观众感受到粤剧深厚的艺术魅力。近年来,我市还推出了多部改编自同名粤剧的粤剧电影。 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代表性传承人区开明主演的《刑场上的婚礼》《南岳宫词》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电影奖,极大地拓展了粤剧艺术的发展空间,激发了粤剧的传统活力。

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

我市推出的国内首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狮舞”为主题的大型舞剧《醒狮》,将传统舞蹈、南派武术、广东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舞台美术相融合,以新的形式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中华民族精神的“觉醒”,用新的手段赋予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的活力。舞剧演出后引起轰动,赢得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观众的喜爱,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

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市积极推动非遗与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跨界合作,利用新技术让非遗有了更加动态的呈现方式。非遗成为新技术应用的优质内容,实现科技与非遗的相互赋能,在年轻群体中成为一种潮流。如三七互娱将洪拳非遗传承人的动作捕捉融入《斗罗大陆:魂师对决》游戏场景中;推出以卷轴修复为形式、以广州16个非遗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小游戏《我是卷轴修复师》,通过解谜、PK等方式让玩家在趣味中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 广东舞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联合科技公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狮“科技+”进行大胆尝试,研发出全球首款舞狮体感机器人,实现操作人员与舞狮机器人毫秒级反应;不仅拥有酷炫的舞狮外形,还能敲锣打鼓、擂台竞技,实现真正的“狮王争霸”。

舞狮机器人表演“狮王之战”

与此同时,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的表达方式。如越秀区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兴华街与曲艺说唱艺术相结合搬上舞台,充分展现了“传统非遗+大众文化”的创新融合。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元创作了虎年广绣红包、虎年双面绣挂饰“虎威威猛”,并结合现代潮流,设计推出了广绣台灯、广绣首饰盒、广绣面具、广绣香囊、广绣包、广绣胸针、广绣围巾等一系列文创作品,力争让广绣走进千家万户。 “2021广东时装周-秋季”活动上,市级贴金旗袍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志如联合时尚女装品牌发布“时尚湾区·新非遗”主题作品,展现非遗与时尚深度融合的新魅力,诠释代代传承的传统文化新进步;粤绣潮流设计师谭静瑜将粤绣非遗与传统汉服相结合,融入时尚元素,向人们展现了“Z世代”对于传统之美的全新表达。

共同开发地标

广州生活服务平台_广州生活服务有限公司_广州生活服务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永庆坊,走进“三雕一彩一绣”展厅,仔细观看非遗技艺展示,与非遗大师亲切交流。同时指出:“城市文明的传承、根的延续很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才能在城市留下记忆,让人记起乡愁。”2020年8月,我市在荔湾区成立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汇聚广州12家优秀非遗企业,打造集非遗大师工作室、体验互动、展示、培训、售卖为一体的主题街区。 作为广州首个非遗聚集区,永庆坊非遗街区在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引导非遗资源盘活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为践行“看人、看事、看生活”理念、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激发“老城新活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推动整个区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非遗生态。如今,街区已成为市民和游客品味广州百年老街气息、感受岭南文化艺术魅力的重要窗口。据统计,自非遗街开街以来,永庆坊核心区日均客流量为19029人次。 疫情影响下,2021年1至11月,永庆坊接待游客687.63万人次,同比增长325.51%,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的多次关注和报道。

作为我市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广州塔“岭南之窗”是展示岭南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自2020年7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长期在广州塔连续举办,仅2021年就连续举办了“春意苏醒——舞狮精品展”“锦绣岭南——四大名绣当代精品邀请展”“记录我们的新时代——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作品推介展示”“珠江同舟共济——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珠江孕育新生命——2021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大会(广州)展”等5场展览,让市民和游客充分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岭南印象园、珠江游船等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遗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为我市非遗项目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同时也给广州旅游地标赋予了更多岭南文化内涵。

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

2021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博物馆、高校、非遗传承人、设计师等资源,从粤绣传统纹样中提炼精髓,共收集200幅粤绣经典纹样,对代表性纹样进行原貌复绣,记录复绣全过程,留下宝贵资料,从中汲取灵感,将传统内涵与当代表达融合进行转化创作,最终形成“激活时尚——粤绣传统纹样研究与转化”研究成果。

“激活时尚:粤绣传统纹样研究与转化”项目海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发扬好粤剧”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理论创新,2021年12月24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粤剧传承与理论创新学术论坛”,并发布《清代外销画中的戏曲史料研究》《粤剧传统表演形式研究》《粤剧唱腔音乐形式研究》《清末民国时期广州粤剧城市化研究》等4部粤剧研究系列新专著。 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倪慧英全力推动《粤剧表演艺术百科全书》编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图、文、声、像等形式系统、全面地记录粤剧表演艺术全貌。《粤剧表演艺术百科全书》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发展规划。

据广州市文广旅局介绍,广州将继续加强非遗保护传承,进一步挖掘非遗资源,新认定一批代表性非遗项目。大力推动非遗跨界融合发展,培育更多“非遗+”新业态,特别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非遗聚集发展,力争推动广州第二个非遗街区——北京路非遗街区2022年6月开园。继续开展非遗数字化建设,在广州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非遗专栏设立非遗数字展厅,加强与各类媒体合作,助力促进广州非遗的推广传播。 通过非遗校园活动、与网络技术合作、创新非遗作品设计等方式,推动更多非遗项目年轻化、时尚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链接: http://01280.cn/2024/07/61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