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北京房子,去租房的人

时间:2024-07-31 阅读:11 评论:0 作者:admin

从房东到租客

把四个月前刚卖掉的房子租出去,这个想法有些疯狂。不过提出这个想法后,陈静很快得到了丈夫林文斌的支持。

自2023年2月卖掉这套位于北京东四环的小一居室公寓后,两人就不再是业主,而是租户了。他们还卖掉了2016年申请的152万元房贷。5月中下旬,两人重新进入租房市场,找了2-3周的房子也没成功。随着交房期限临近,他们只好和新房主协商,以租住的方式继续住在卖掉的房子里。

在用了近7年的厨房小吧台上,林文斌代表自己和妻子,和房东一一过目租房条款,然后在合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短短4个月时间,他们的身份从这套房子的主人变成了租客。失去了唯一的房子,林文斌心里松了一口气。

还清剩余贷款后,他们不用再承担每月7300元的房贷,也不用担心借款近30年产生的高额利息。租约到期前,他和妻子用每月5000元的房租买了一套房子。他们不仅可以继续在这套自己装修的小房子里安心生活,还可以隔绝房价涨跌带来的喜悦与不安,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也有一些微妙的变化,虽然他们在经济上获得了好处,但却失去了使用住房的自由。

2023年,几场大雪让北京的这个冬天异常寒冷。一天晚上,夫妻俩准备睡觉时,丈夫林文斌建议在家里装个暖气,晚上御寒。妻子陈静开玩笑说,“现在不是你的房子了,不能随便花钱加建。”丈夫说。

同样回归租房生活的康怡,不得不适应空间审美需求难以充分满足的生活。

康懿学的是艺术,对室内空间很有眼光,2019年她在北京东三环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请了设计师把房子一点一点装修成她理想中的样子。

为了将客厅的一面墙改造成收纳空间,放置咖啡机、面包机和复古CD机,她需要提前设计好线路布局,空间细节都按照她的使用习惯进行设计制作,每一寸角落都服务于她的审美。

2022年她重新开始租房之后,经常为北京的出租屋装修太差而苦恼。在北京,出租屋大多比较老旧,很多装修风格都保留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格,房东提供的家具也大多是过去租客使用过的老式家具。在出租屋里,一切都讲究经济实惠,临时住在那里的租客通常不会做任何改造,因为改造会耗费很多精力、金钱和时间,在出租屋里很难生存下去。为了租到满意的房子,康懿至少看了50套房子,才最终定下了一套。

经过一番研究,她对出租屋的要求很明确:白墙、木地板、少家具,总之以后装修要方便。即便如此,出租屋也不可能像她自己装修过的房子那样装修得那么彻底,出租屋里要么少了一个螺栓,要么厨房、卫生间的布局不尽如人意,总之不可能什么都有。她知道,租到一套适合自己、完美无缺的房子是不可能的。

图|康怡正在整理新租住的房子

30岁时,郭振还决定出售自己的房产,他的房子位于北京地铁6号线大兰坡附近的老旧小区,2019年他花了约340万元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二手房,面积70多平米。

2022年,郭振和妻子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原本这套房子里只有郭振夫妇和他们养的宠物狗,孩子出生后,为了照顾孙子,郭振的母亲也搬了进来,一家四口,再加上一条狗,让这个家显得拥挤不堪,为了让一家人尽快住进一间足够宽敞的房子,2023年下半年,郭振决定把这套房子卖掉,租一间足够大的房子住。

租房容易,卖房难。

2023年9月,郭振联系了一家房产中介,将这套两居室挂牌出售。挂牌三个月后,未能找到买家,最终决定下架。房子的市场估值不断下跌,郭振陷入了担心资产贬值的焦虑:“这就好比你在银行里有50万,然后你听说别人存了100万,账户里的钱缩水了,只剩下80万,你能不紧张吗?”

安全感减弱

很多立志要卖房出租的人,也是从买房的时候就从中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

林文斌和陈静2016年买了房子,当时40平米的小一居室售价270万元。夫妻俩办理了房贷后,还找亲戚朋友借钱凑足了120万元首付,借了三四十万。在这么大的城市,这间辛苦挣来的小房子就像一条小船,为两人撑起一片安稳的小天地。

在做出出售房屋的决定时,林文斌和陈静最初存在分歧。

2021年以来,林文斌多次提出自己的担忧。他们买的是一套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破旧小户型公寓。随着新建商品房层出不穷,他担心这套“比自己还老”的公寓会状况不佳。在交易市场上,“大户型”的房子无法吸引需要买房的买家,老房子如果出事,会影响流动性,卖起来就更难了。“就像被套牢了,跟股票一样。”林文斌说。

房屋出租_出租房屋合同_出租房屋找哪个平台好

他觉得自己手上的这栋“破旧小”房子未来升值空间有限,没必要冒着亏损的风险去争取那点利润,因此主张卖房套现,赶紧把升值空间不大的房子卖掉换成现金。虽然两人以后会回归租房,但手头有现金,更容易避开升值空间不大的房产,为下一步重新配置家庭资产做好准备。

但妻子陈静认为,房子虽然小,但处处承载着夫妻俩的心血和回忆,她不愿放弃这套房子对家庭情感的纪念意义。

直到2022年夏天的一个雨夜,陈静一个人在家,凌晨2点左右,屋里传来一声巨响,她起床查看,发现阳台在雨水的影响下倒塌了,墙体和石头掉落在地,水顺着洞口流进房间,她终于明白了丈夫的担心。

后来,屋顶的洞修好了,陈静也同意了林文斌出售房子的建议。

现在回想起来,林文斌暗暗庆幸自己当时的预见性。“小春”是最后一个火爆的季节,此后,北京楼市持续降温。根据北京二手房交易数据,2023年5、6月份之后,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开始回落,二手房均价在10月份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直到疫情爆发,郭振对房市还是有信心的,认为疫情一过,交易市场就会再次火爆起来。2023年9月,房子挂牌出售却无果,郭振心理压力很大,有时候,他会质疑自己当初买房的理由,有时候,他会自责目光短浅,恨自己没有选择升值潜力更大的地段买房。

图|郭振居住的老小区

房地产曾经给中国人带来的安全感正在逐渐消失,人们的购房意愿也在降温。

现在想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个念头从小学开始就扎根在颜颜的脑海里。2019年买下东五环外这套60平米的房子后,她终于如愿以偿,感到心满意足。2020年初,她从韩国旅行归来,正好赶上第一波疫情。从机场到小区门口,司机和保安看到她提着行李箱,小心翼翼地询问她的行程。当时她不禁感叹,“有套房子真好,没人能把你从这里赶出去。”

追求安全感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本能。过去人们认为买房就等于买安全感。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不仅带动了国内经济腾飞,也丰富了购房者的资产。但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少子化社会的到来,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确切地说,今天的人们并不是不再需要安全感,而是认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持有现金所带来的安全感比买房更好。

闫燕觉得,房产中介为了炒热二手房交易,也在对房主施压。

房子上市第一个月,没有买家来看房。中介告诉她:“真要卖,只有低价才能吸引买家。” 房子有大大的落地窗,这也是颜颜买房时选择这里的原因。 缺点也有,比如面积小、离地铁远。

经纪人告诉她一个消息:同小区、同楼层、同户型的房子因市场原因降价10万元,目前挂牌价比颜颜的还低10万元。经纪人劝说她,称只要颜颜愿意降价,她的全装修房以同等价格优先出售。颜颜观察到,原来挂牌价550多万元的房子,现在降到了520万元。而且一个月内,就涌入了大批买家,市场上二手房有8000多套。看到房子还没卖出去,她有些着急犹豫。有懂行的朋友告诉她:就是因为房子好看,低价卖出去比较容易,能带动小区成交量。 ,让整个小区的二手房“活”起来,这是房产中介常用的手段。

考虑到自己要的价格已经比周边小区的挂牌价低了三四十万,闫燕没有听从经纪人的建议。

2023年12月中旬,颜颜终于找到了买家,以360万的“高价”买下了她的房子。虽然算上房子的本金、利息、装修费用,颜颜还是亏了30%左右。但现在能以这个价格卖出去,已经是难得了。想到房子带给她的幸福,以及难以预料的未来,颜颜觉得自己可以接受这个结果。

在她看来,把房子变成押金,把损失降到最低,是目前最好的防风险办法。

重新配置资产

在突破了依靠房产实现资产保值的固有模式之后,如何用现金来管理剩余的家庭资产,是“卖房再租回来”人群的下一步练习。

卖掉房子后不久,康怡就辞去了工作,尝试自己创业。

2021年,康怡和丈夫考虑移居香港发展,但房子却拖了后腿。别说搬到其他城市,哪怕是北京稍远一点的工作机会,康怡都会犹豫。他们不愿意放弃全装修的房子。如果租房工作,除了房贷,还要承担额外的开支。

30岁左右,康懿产生了年龄焦虑:“我想做的事情还没做,加上房贷的压力,不敢打破生活的常规。”这套房子不仅没有让她体会到传统观念里关于“家”的幸福感,反而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把她和丈夫牢牢束缚在了那里。

还清房贷后,康怡重新获得了探索世界的自由,充裕的现金储蓄让她有了信心白手起家开始自己的冒险,她想,如果不卖掉房子,以她的性格,大概永远不会迈出这一步。

闫燕两年来工作一直不太稳定,卖房虽然损失了几十万元,但也缓解了她的经济压力。

收齐现金后,她开始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在理财方面,她无法接受基金、股票等具有一定风险的投资方式。后来,她在网上看到有人存了200万元,每个月赚了不少钱,加上1000元的固定利息收入,日子过得安稳。闫燕觉得,这种“保利”的生意最适合自己。

图|颜颜的小房子,曾经给她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郭振还在等着卖房子,他想着春节过后就把房子挂牌出售,只要不低于购房价,什么降价他都接受。

以前他想把现在这套破旧狭小的两居室卖掉,买一套更新、更大、更好的三居室。

如今他已经放弃了买房的想法,认为“租房住一辈子也好”,至少压力不会那么大,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

用陈静和林文斌的话说,卖掉房子后,当他们收到银行对账单的那一刻,才发现多年来自己攒下、还清的钱有一半以上被白白“送给”了银行。

买房6年来,他们已经还了近50万。但实际上其中32万是用来填补利息洞的,实际支付的本金只有18万。他们知道贷款会产生一定的利息,但没有想到数额这么高。

“我要是不把房子卖掉,以后要付多少利息啊?”林文斌心疼自己挣来的利息,不敢再多想。

拿回买房的本金后,他们用这笔钱投资信托、私募等理财。在林文斌看来,普通人的中高风险投资行为,相当于把个人的“财务前景”交给命运。之前,他有过通过投资赚钱的想法,于是通过看书学习土地、金融、财务相关的专业知识。

2021年,他看了财务报告,分析了各种相关数据,然后买了一只港股,买这只股票的时候,他跟朋友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是做了大量研究,买这只股票的,准确可靠。

他先是投入了1万元,但很快股价就开始下跌。林文斌决定按照书上看到的理论,再加码8000元,但股价还是继续下跌,他亏了近一半的钱。林文斌再也不相信自己能“管盘”​​。“你看了那些理论,发现根本不对”,林文斌说,“就算赚钱,那也只是运气好而已,其实你根本不知道市场为什么涨。涨没理由,跌也不知道。”

在他看来,楼市亦是如此,如今普通人想凭借自己所能掌握的有限知识一飞冲天,但成功率极低,当时代潮流发生变化时,除了顺其自然,几乎别无选择。

两年前,林文斌还把房子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联系在一起,认为房子买得越大,成就越大。搬进新家时,妻子陈静建议请几个朋友来暖暖气氛,他拒绝了,觉得房子太小,丢不起面子。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自己当时很幼稚、可笑。

相比于这些毫无价值的自我肯定,他发现当下具体的生活体验更重要,还贷时,他们舍不得打车,一直坐公共交通。有了现金流在手,2023年年底,林文斌和陈静安排了广州、珠海长隆度假区的旅行。妻子二话不说,掏出手机买了乐园的套票,门票、住宿一应俱全。

如果是以前,她肯定会对比三家店的价格,花很多时间仔细挑选,然后再做决定。

*应受访者要求,林文斌、陈静、康毅、闫燕为化名。

*真实故事项目专业版(ID:zhenshigushi2)

每天讲一个生活中的故事

2022 年 3 月 8 日

制作人:Visual Journal

本文链接: http://01280.cn/2024/07/1709/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区 交流一下吧!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