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巨头败走中国:中国人的钱,没那么好赚了

时间:2024-07-21 阅读:9 评论:0 作者:admin

20世纪90年代末,麦德龙趁势而上,在上海、无锡、宁波、南京、青岛等城市迅速扩张,瞄准中国一二线市场。

(1996年新城在报章刊登的招聘广告及招募讯息)

进入中国市场的近20年里,麦德龙一路顺风顺水,成绩斐然:

1998年,进入中国后的第三年,麦德龙实现销售额20亿元;2001年,达到50亿元;2005年,达到75.46亿元;2006年,达到93.67亿元。

巅峰出现在2012年,达到179亿元,同比增长29.7%,创造了增长奇迹。

相比家乐福等外资超市,麦德龙的扩张速度并不算快,但基本能在一到两年内实现盈利。其一位高管曾调侃:

相比速度,我们追求稳定;相比人气,我们更注重有效渗透;麦德龙每家门店的盈利能力都是有保障的,不像有些人会担心新店的盈利能力。

从这些低调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麦德龙中国的辉煌与骄傲。

2. 衰落

在 2012 年达到顶峰之后,Metro 便迅速陨落。

2013年是麦德龙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0年,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年,公司销售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业绩开始急转直下。2015年至2016年,连续两年销售增速下滑1%,令人意外。

(2013年之后,由于门店数量的增加,麦德龙的销售额并没有快速增长)

分析原因,麦德龙过于自信、保守,没有对快速发展的中国零售市场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人曾经说过,中国人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赚钱,其实这只是一句玩笑话,这个国家的市场竞争和变化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2010 年左右,电子商务热潮席卷中国各大城市,中国消费者纷纷涌向网上购物,尝试其便捷性和实惠性,这股力量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变得越来越势不可挡。

直到2015年,麦德龙才入驻天猫国际,并开始与阿里巴巴在商品供应链、跨境电商、大数据等方面展开合作。

(新闻报道)

对于入驻天猫,麦德龙相关负责人如此表达:

2014年,我们在天猫国际“双11”活动中看到竞争对手的出色表现,更加坚定了我们进军天猫国际平台的决心。

“看到天猫上竞争对手的出色表现”,他们跃跃欲试。这种说法表明他们缺乏远见和跟风,没有预感到中国电商发展的势不可挡,只是选择随波逐流,不可避免地被变化所拖累。

近年来,在业绩下滑的焦虑中,Metro做了很多尝试,追逐过几种潮流,但都以失败告终。

转让麦豪斯游泳卡_转让麦赛福格森s1304_麦家家转让

2016年,麦德龙在上海基地试水连锁便利店,取名“和麦家”,面积约100平米,产品涵盖生鲜、熟食、零食等多种业态,主要布局在写字楼、住宅区、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区域。

(2017年7月,上海四家和麦家便利店全部悄然关闭)

麦德龙曾将便利店作为最后一英里业务的重要策略,但残酷的亏损现实让这家便利店的尝试仅一年就宣告失败。

原因在于便利店市场已经被全家、罗森等头部企业占领,和麦家是后来者,消费者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还不够,如果消费者不买账,和麦家就撑不住市场。

近年来,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等本土新零售超市蓬勃发展,掀起了零售业的新浪潮。2018年,麦德龙也进入了C端零售领域。同样在上海,一家占地2500平方米的“麦德龙精品超市”试水C端市场,首次使用电子价签。

但这仅是一种追逐新潮流的尝试,最终未能开辟出新的渠道来扭转公司业绩下滑的局面。

随着国内电商、微商等多种消费渠道的兴起,零售行业的参与者越来越多,麦德龙想要扶持新业态,却处处碰壁,处境一年比一年艰难。

麦德龙中国近几年的日子不好过,发展遭遇瓶颈,业绩一落千丈,价值跌下神坛,无奈之下,今年开始准备“止损”,借助一二线城市30余家自有物业和1300万B端粘性客户资源,竞相寻找买家,今年10月,终于以21亿欧元的优价将80%股权卖给物美,成立合资公司。

今后,一向高高在上、默默赚钱的麦德龙中国将听命于它的新主人物美集团。

结局太悲伤了。

3. 外资零售已走过黄金时代

麦德龙并非唯一一家在中国失败的公司。

2013年,乐购被华润变相收购,135家门店全部更名为“华润万家”。2017年,韩国E-mart以转让门店的方式退出市场。2018年,大润发接管欧尚全国77家门店管理,韩国乐天玛特宣布退出中国。2019年,家乐福被苏宁收购。

很多人会说,外资企业不适应中国的环境,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但回顾外资企业在中国前十年的辉煌,你还会觉得不适应中国的环境吗?

当时,这些洋超市进入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往往都是顾客盈门,销售额惊人,在这样的销售支撑下,全国各个城市在这一黄金时期涌现出几十家甚至上百家连锁店。

(2003年至2010年,门店数量迅速扩张,外资大型零售连锁一度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不能说他们没有适应当地的水土,而是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在中国赚钱太容易,让他们放松了警惕,没有养成求新求变的基因,反而养成了自我满足的心态。

回顾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千禧年前后的十年(1990-2010年),消费品需求巨大,但购买渠道单一,消费者基本局限于实体店购物,零售市场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型外资超市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它们以物美价廉、品种齐全、环境优美、购物体验好等优势,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

进入21世纪,中国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市场需求逐渐饱和,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麦家家转让_转让麦豪斯游泳卡_转让麦赛福格森s1304

更为严峻的客观环境是,中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深入千家万户,令实体零售市场陷入哀嚎。越来越少的人愿意留在实体超市,因为有更多的体验式消费选择来填补宝贵的闲暇时间,而在成熟的网购环境下,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买到任何想要的东西。

(中国男性和女性正在学习如何网上购物)

可以说,2010年前后那段时间是外资实体零售的转折点,外资大型连锁超市的实体店就像周瑜以火攻曹氏船的“互锁”锁一样,难以调整、难以掉头,逃脱不了实体店衰落的魔咒。

相比于这些“洋超市”,本土零售企业作为后起之秀,及时做出调整应对电商的冲击,如早在2009年,电商在国内尚未形成迅猛发展的势头时,老牌零售企业苏宁便开始密集布局线上,推出苏宁易购,成功实现转型。

随着本土零售巨头的崛起,外资超市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艰难。

不得不说,本土企业对市场的态度更加虔诚,也更愿意去适应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而这些教中国企业如何经营超市的老牌零售企业,却迟迟没有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变化。

2012年,《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家乐福中国总裁蒂埃里·卡尼埃(法国人),询问家乐福在电商方面的布局,他的回答简洁而又不失风度:“我们还在关注。”

如果不预留足够的时间未雨绸缪,甚至因为对自身品牌和软硬实力神秘自信而陷入盲目保守、观望,那么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另一家外资零售巨头沃尔玛直到2011年以后,才改变对中国电商的不屑一顾态度,从强调“电商对沃尔玛不构成挑战”,到2016年大力发展电商,沃尔玛对中国市场的反应明显慢了很多。

纵观这些洋品牌,我们只能说它们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快速消费品补缺时期的参与者,而并不是21世纪中国零售市场巨大演变中的竞争对手。

(2017年阿里腾讯在华新零售布局)

近十年来,中国市场不断变化,新零售层出不穷,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盒马、永辉超级物种等新零售平台,微商、直播等多样的采购渠道让人眼花缭乱。

试想一下,这些零售模式中,有哪些是国外超市品牌能够驾驭的?

强“龙”敌不过“地蛇”。

4. 从中国人身上赚钱不再那么容易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不断侵占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巨头由盛转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外资零售巨头的自我满足与自满,也有中国市场快速变化和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崛起带来的挑战。

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的兴衰,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变化,也揭示出一个趋势:

现在想从中国人身上赚钱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尊重中国、尊重市场、尊重变化,才能生存。

正街居是一份有洞察力、有深度、有诚意的财经新闻,在这里,你可以穿透信息迷雾,发现真实的中国。总监是各类报道的爱好者,收藏了数千篇各行业报道。关注正街居,回复关键词“行业”,即可获取多个行业最新报道。

本文链接: http://01280.cn/2024/07/1302/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区 交流一下吧!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