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职场”带来的滤镜,无法帮你看清真实职场

时间:2024-07-19 阅读:13 评论:0 作者:admin

随着大学毕业季的结束,又一批年轻人即将步入职场,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这或许是象牙塔里的理想与略显艰难的现实的第一次碰撞。

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而言,“职场”是一个陌生却又熟悉的概念。虽然他们从未有过太多直接的工作经历,但社交媒体的棱镜已然映照出足够多与工作相关的面孔。而这些面孔大多并不好看:去年,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因批评离职员工孟昱桐而遭质疑,后者登上了热搜。不少网友在相关微博下评论道:“以厂为家的时代结束了”;今年初,电影《年会停不下来》席卷票房,人们感叹天下不愧是“草根队伍”,称其为打工者最好的“嘴巴替身”;就在上个月,网红咖啡品牌曼纳咖啡接连曝出三起员工与顾客冲突事件,职场人情绪劳动问题再度引发争议……

这些极具情绪化的新闻,加上由此衍生出的各类评论,构成了许多年轻人的“二手职场”,让他们面对更为具体的情况时,多了一重防御心理。

“狼性文化”“困于体制”“职场PUA”“00后清理职场”……与上一代人在工作中秉持的“主人翁意识”“以厂为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代年轻人信奉“工作与生活分离”,不把爱好当工作,不和同事成为朋友,不再幻想从工作中获得意义。

这种看似“平躺”的价值观背后,其实反映出在年轻人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强烈的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这种渴望越强烈,人就越容易在与现实的碰撞中走向虚无。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静看来,面对这些普遍存在的职场困扰,除了结构化的社会反思,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或许对职场新人更为重要。钱静主攻管理心理学,在本土职场进行实证研究二十余年,目前也致力于在职场和学术领域普及心理成长。

在播客平台小鱼洲上,她有一个“钱静老师的客厅”,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这里做客:“如何平衡与博士导师的不同兴趣?”“职场上,年轻人是否应该率先出头?”曾经是“社交恐惧症患者”的钱静,也从这些超越学术理论的职场具体困境中,慢慢感知、记录年轻人的心理,并以此为基础,撰写了一本帮助年轻人职场发展的“行动指南”。

采访与采写|刘亚光

钱菁最近出版的《职场行动指南》名为《我有自己的宇宙》。与许多职场书籍不同,钱菁从心理学的角度,把面对职场困境的策略回归到“我”本身。钱菁认为,“太多自我”和“太少自我”是很多新人困扰的根源。

《我有我自己的宇宙:在混乱中保持清醒、做自己的行动哲学》,钱静、后浪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3月。

无论是将职场视为展现个人才华和意志的舞台,还是认为在职场上应该完全抛弃个性,成为与他人合作的体制内的一颗螺丝钉,都是一种“梦想中的自己”思维,容易导致年轻人的职场观念在激情与虚无之间摇摆不定。

相对于“梦想中的自我”,钱菁在书中构建了一个理想的职场自我模型——“中庸自我”,它包括“核心自我”、“弹性自我”、“内隐自我”和“混乱自我”四个部分。其中,“核心自我”的地位极其关键,是每个人身体状况、性格特质、核心价值观等客观属性。我们需要的是清晰地认知自己的“核心自我”,然后用明确具体的行动去践行。形成“中庸自我”的过程,就是在职场环境和自我意志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妥协很重要,但坚守“核心自我”中不容妥协的价值观也同样重要。

“焦虑的反面是具体性”,钱静在很多场合都这样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并不建议职场新人过多地通过网络获取对工作的看法。至少,网络的两极化评判不应该凌驾于个人的具体经历和感受之上。她常常感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觉得年轻人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但其实他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在乎自己。在步入职场之前,摆脱幻想,面对真实的自我,应该是每个年轻人最需要的修炼。

以下为本刊与钱菁的对话:

钱菁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管理心理学。她的新书《我有自己的宇宙》教人们如何在职场上找到自己、做自己、爱自己。

“避险指南”无法避免陷阱

新京报:您的新书书名是《我有自己的宇宙》,“自我”一直是一个很热门的概念,心理学是如何看待“自我”的?

钱菁:“认识自己”是一个宏大而古老的话题,但对于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却尤为重要。这本书的书名其实跟我的经历有关,我的研究方向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管理心理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

我的同事们来自心理学院和商学院,这两个学院是比较微观的、以人为本的学术研究分支。我发现,无论是日常和学生的交流,还是在研究中采访一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大家都习惯用比较宏观、抽象的术语去描述事物,缺少个体的情境。

比如最近关于曼纳咖啡的新闻就引起了很多关注,很多人谈到了“制度之恶”等问题。这些反思都是必要的。但我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的是,所有以行动为导向的职场烦恼解决方案,最终都要回到自己身上。

你需要充分理解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不要接受整个结构强加给你的一切,也不要任由自己的性情为所欲为,要根据自己真正的需要,以及对环境的真实理解,做出判断和行动。遗憾的是,如今很多年轻人可能并不真正关心“自我”。

新京报:您长期从事职场心理研究,您觉得不同代人之间的自我概念有什么变化吗?我有一种很矛盾的感觉。有时候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有个性,比如这几年流行一句话:“00后清扫职场”;有时候又觉得年轻人的实际选择更符合人群,比如网上出现宿舍满人保研的新闻。

钱菁:我个人的一个感受是,现在的年轻人活得有些“老”,有时候感觉他们展现给我的不是18岁的自己,而是那种见多识广、对什么都不再感兴趣的气质。一个很典型的现象是,网上各种选择专业、就业的“避雷”“避坑”指南特别受年轻人的欢迎,绝对是流量密码。有时候和他们交流,感觉他们是45岁的高级职场人士,而我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单纯又有点“疯狂”的年轻人。

这一代年轻人确实很辛苦,他们面临很多社会风险和压力,内心充满恐惧。但我前面说过,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就是我们自己。这种恐惧,除了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大家在学校里没有经历过足够的自我探索,自我认知极其不足。

二手_二手笔记本_二手沙滩车价钱价格二手沙滩

当你从混乱状态直接跨入极度世俗的状态时,原本应该坚定的自我就会变得极度不稳定。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没有充分与周围环境互动,没有经过足够的修炼打磨,进入职场后就会在非常浪漫的理想主义和极度算计的现实主义之间摇摆。

因此,我觉得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避坑指南”、“避雷攻略”等试图提前完全规避风险的思维。这或许会给自己打造一个看似安全的外壳,但也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你与外界的充分互动。规避所有陷阱是一回事,拥有一些东西又是另一回事。

《毕业生》 (1967) 剧照。

是否应鼓励“00后清扫职场”?

新京报:如今很多关于职场的讨论都登上了微博热搜,您觉得当前的互联网生态对年轻人的职场观有什么影响?

钱菁:首先,我们经常谈到网络表达的极端性。比如,在职场话题上,“上级”和“领导”可能就变成了有些邪恶、负面的形象。有人教我们要迎合、奉承“上级”,也有人教我们要反抗——用敌视的态度去面对领导、去面对权力,甚至鼓励“00后”去清理职场。

我对网上“整顿职场”的言论还是很警惕的,要根据事实来判断。如果真的遇到坏人——品质极其恶劣的人并不常见——我强烈建议大家尽快识别并远离。但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遇到的都是平凡的人,不“好”也不“坏”,有时“好”,有时“坏”。这个时候如何应对,需要智慧和能力。如何把对方变成自己的恩人,也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事项。

因为职场有红利期,所以需要尽可能的沉浸和学习,全方位了解这个行业和岗位的生态,多观察,多学习。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过程。

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互联网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情感、价值观和信息的混杂。我们需要小心分辨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类型的内容。网上有很多关于职场的文章和短视频,这些内容到底是在传递真实的职场信息,还是在表达一种立场和价值观?

网络无疑有利于我们获取职场信息,但也夹杂了很多先入为主的“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受众的需求决定的,人们在网上想要获得的是职场挫折的情绪回应和“口口相传”,而不一定一定是事实。

《离别季节》第一季(2022 年)剧照。

新京报:所以说,这几年“情感价值”特别受追捧。

钱菁:是的,比如说这几年有人鼓吹,学某个专业如果没有家庭背景的话找工作会非常困难。但是我接触到的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很多都是普通家庭出身,当初都拿到了国家奖学金,现在就业发展都很好。

因此,很多人认为从事某个行业就必须有人脉,然后去网上寻找相应的评论来符合自己的看法。但事实却不一定如此。人们希望自己的情绪得到回应和肯定,自媒体很乐意迎合他们。

情感价值本身是一个好的概念,提供情感价值是非常困难的。但我觉得有一个底线:提供情感价值不能忽略事实。比如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微博明星说,年轻人不要再吃苦了。我觉得这个有点过头了。我们不接受美化苦难,但也不能为了讨好年轻人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对年轻人真正的成长是不利的。

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吗?

新京报:所以,您书中的核心思想是,我们要树立和守护“核心自我”,这是一种比较中庸的思维方式。我们要认清自己和环境的关系,避免过分强调自己的意志,避免盲目迎合规范。“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听起来不容易。有没有具体的办法来培养或者发现“核心自我”?

钱菁:“核心自我”的来源其实非常多元,有的人成长过程中依靠自我认知,有的人受到亲朋好友的影响,两种路径都可以形成“核心自我”,关键在于“内化”的过程,也就是我在书中常说的“宣称”。

很多人可能觉得自我的核心认知必须完全自主形成,其实父母老师告诉你的方向不一定完全错误,就看你能否认可、接受。比如我小时候就隐约觉得当一名大学老师、投身教育事业是一种使命,也很喜欢。现在回想起来,这主要还是受妈妈的影响,但我内化得很好,所以在为之奋斗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很尴尬。

说到工作,现在很多学生都说自己什么工作都不喜欢。还有一句流行的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觉得这种“挑剔”是必要的,但最好是在选择初期就做到。这个阶段要尽可能挑剔,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进行筛选和比较。一旦选择了,就要转变心态,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中的具体事情上,尽量“专心做一件事,热爱一件事”。

既然是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志向:我选择的是对的,或者说,我要让它成为正确的选择。相比于相信“一失足成千古恨”、按照避坑指南选择工作,这种想法会更加踏实。

新京报:你在书中也写到了《毒律师》的例子。黄子华饰演的男主角林凉水曾经有着非常坚定的“核心自我”——为社会的良知和正义而战,但他在事业上屡屡碰壁,最终依附强者,成为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人。虽然结局是他重新找回了初心,但我想这个转变过程或许是很多年轻人的心声:当理想的初心遇到职场的现实,哪些该坚持,哪些该妥协?

钱菁:关键是要搞清楚什么才是你真正的内心根基。这个不难判断,要看权衡:各种小选择中,哪些部分是你永远不想放弃的。人生其实就像玩游戏,背包的容量是有限的,你要一路捡起装备,一路丢弃一些东西,背包里一直装着的东西才是你内心的根基。

《傲骨贤妻》(2023 年)剧照。

有些人之所以“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或者用今天的话来说,成为“油腻的中年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改变和调整“核心自我”的过程中,不再更喜欢自己了,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如果每一次改变都让自己感到厌恶,那就是糟糕的自我合理化,最终自我一无所有,内心空虚。我认识一些朋友,在职场打拼多年,赚了很多钱,但一点都不开心,精力也不足。这其实就是做了很多糟糕的改变和妥协的代价,这种损失很难用金钱来弥补。

“爱”不是人生全部的行为准则

新京报:您在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两个刚毕业的学生都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工作一段时间后,都发现工作中有很多地方自己不喜欢。两个人的反应不一样,小A认为这份工作其实并不适合自己,所以选择放弃;小B则认为应该努力去适应。虽然在书中,您比较认同小B的选择,但在现实处境中,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判断。职场中,年轻人该如何辨别哪些困难是需要改变和适应的,哪些又说明这个环境与自己不相容?

钱菁:总的思路是,现代社会没有一份工作不需要妥协,因为分工非常精准,每个人都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意志之间难免会有冲突。即便是所谓的自主创业,也需要做很多协调,甚至更多。

现在很多同学都想做自媒体,但真的做了就会发现,看似最自由的工作,其实需要跟人多互动。在公司上班,同事各方面都相对在同一个圈子里,其实就构成了一定的保障。试想一下,你去一个完全公共的空间摆摊卖东西,来你店里的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人。

所以我经常强调,我们要用更客观的态度去看待现代企业组织,要认真面对它的问题,但不要给自己加太多的阴影滤镜,觉得上班就是压抑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纠结,而是在还没有全心全意去尝试的时候就开始质疑这份工作,这跟我们事先已经给工作加了很多滤镜有很大关系。

这些年我越来越意识到一件事: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多一些关于职场的内容。现在大多数家庭,家长只顾跟孩子谈学习,却没人告诉孩子真正的职场体验是什么样的,什么叫“上班”。结果,直到大学毕业,很多人对职场的印象,要么是粉红泡泡般的浪漫滤镜,要么是影子滤镜。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不需要拥有光鲜亮丽的工作,因为职场的不同层级,很多逻辑都是相同的。其实在“正常”的职场中,你遇到的大多数人,并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利益之下,人性非常复杂,有偶尔的亮点,也有私下的小伎俩和非常阴暗的一面。我们需要认识和接受这种人性的丰富性。提前接触这种真实的认知,是非常有帮助的。

2015 年《实习生》剧照。

新京报:这本书的基调和你的播客很像,总体是积极向上的。现在年轻人谈工作好像负面情绪比较多,努力、奋斗这些词现在被调侃为“韭菜”,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钱菁:现在人们强调“激情”,我觉得是好的,但激情不是人生全部的行为准则,也不可能是。我希望重新强调一个更古典的价值观:责任。我们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没有“如果我没有激情了,我可以被动、偷懒”的条款,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就好比谈恋爱,如果只强调爱情,不讲忠诚和责任,今天可能深情款款,明天可能爱上别人了。

从行动层面来说,责任感有时候也能帮我们排解很多烦恼和内耗。很多事情即使不喜欢,在责任感的驱使下,也会觉得想做。而且,每一份工作肯定不可能都是自己想做的,永远是爱、责任、人情的混合体。

你有自己的理想,与同事甚至领导之间也有友谊,这是在原则之内的。有时候别人找你帮忙,即使你不喜欢做,也可以不顾情面地去做。我们不能完全杜绝情与责,但该爱的时候就坚持,该讲责任、讲情的时候就讲情。很多问题,往往就来自于一种错位,该讲责任的时候就讲情,该讲情的时候就说不喜欢,这是很扭曲的。

现在很多人觉得,职场上责任心强,就容易被人指使。我觉得,如果没有鸟瞰的视野,谁也不知道尽职尽责之后,结果会是怎样,但我还是觉得,没有哪个环境会讨厌勤奋负责的人。哪怕一时看似吃亏,最后还是会有收获。

如今,人们往往显得很聪明,试图寻找所谓最划算、最不吃亏、最少走弯路的选择,但这很违反直觉:如果真的追求性价比,就不应该随波逐流。除了聪明的价值观,选择努力、负责,恰恰是那些看似“吃亏”的事情。这些看似传统的价值观,更能凸显你的珍贵。

新京报:年初有一部电影叫《年会停不下来》,以喜剧形式讽刺了不少职场现象,被称为当代职场人的“嘴替身”。职场中很多人的无力感,可能来自于个体面对看似庞大、精密,但实际上可能如电影中描绘的“基层团队”的体系时的荒谬感。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钱菁:我们应该认识到,职场是一个复杂的游戏,而不是简单的游戏。目前诸如“临时团队”之类的判断仍然过于片面和草率,仿佛一个词就能轻易概括人们在职场中的处境。现实中,没有一句话就能和同事、领导相处融洽的事情,也没有毫不费力的人际沟通。

就拿我刚才举的例子来说,即使你摆摊,你要做的工作也不仅仅是卖东西。现在的年轻人,兴趣不在于工作,而在于赚钱。问题是,这个词的关键是“赚”,而不是钱。我们需要在做具体事情的过程中去感受、去领悟其中的窍门。即使你的自我追求是宏大的、精神层面的,也需要在做具体事情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去体会。

新京报:你特别强调这种“具体做事”的视角,这跟我们走出去,用比较宏观的视角去反思自己的现状,会不会有冲突?你觉得“反思”和“做事”之间有冲突吗?

钱菁:反思当然是必要的,但在职场新人的阶段,要避免做过于宏观的判断,比如认为职场中某些事情是“邪恶的”。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去理解其运作的逻辑。很多规则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很多问题。这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不能是直接去推崇、去批判、去颠覆,而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做一些相对中立、客观的反思,是每一个普通人最好的方式。

作者/刘亚光

本文链接: http://01280.cn/2024/07/123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