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务类节目如何切入社会刚需,《育儿大作战》是个不错的尝试!

时间:2024-06-26 阅读:13 评论:0 作者:admin

文/晁明

纵观2017年的综艺市场,各大平台试图突破娱乐同质化的壁垒,纷纷在垂直细分领域探索综艺。多元化内容势不可挡,文化、婚恋、旅游、健身、亲子、星座等主题纷纷实现“差异化”突破。这背后的驱动力,是观众对生活的需求,以及获得精神慰藉的需要。

近日,山东卫视观察类生活服务节目《育儿大作战》第一季圆满落下帷幕,节目根植普通家庭现实生活,直击“育儿问题”,内容兼顾娱乐性与社会教育性,引发社会广泛共鸣。

作为本期节目的内容制作方,禾宝娱乐精准把握目标受众需求,坚持原创,深挖多元化内容,开拓垂直行业市场,实现市场需求与原创IP的有机统一,以差异化的优质内容切入市场。

受众细分化时代:节目内容精准传播

在细分化时代,一味追求受众最大化、片面追求“爆款”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能牢牢抓住一部分“分散”的受众群体,按照他们的喜好去开发制作节目,其实就是抓住了整体市场。

合宝文娱传媒董事长兼CEO赵志

“我们不追求规模化、不依附大牌、不跟风。”禾宝娱乐传媒董事长兼CEO赵志在接受Media Insider采访时表示,《育儿保卫战》是禾宝娱乐打造“内容制作+产业运营”平台型娱乐传媒集团的年度首部作品,也是在垂直细分领域深耕多年的独立创新之作,代表了禾宝娱乐的核心价值观,即从心中的大爱出发,做情感节目,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引导,助力观众的生活。

在赵志看来,做节目不能投机取巧,不能把赌注压在“爆款”节目上。从长远看,与其花费巨额成本和风险去迎合市场,不如集中精力选择一部分观众作为目标受众,只服务于特定的群体,也能实现“精准”的个性化传播。

赵志指出,综艺节目未来的趋势肯定是将节目内容制作和商业模式紧密结合,而节目的定义也不仅仅局限于为观众服务,而是一切以观众为中心,打通线上线下,形成垂直内容生态,打造深度融合的闭环产业链,创造更大价值。这也是合宝娱乐的重点。

从内容上看,以家庭为中心的影音产品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未来改善家庭关系最有效的平台。重塑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注重自我修养的节目将成为新的方向。

基于上述市场判断和理解,赵志向媒体人透露,禾宝娱乐已将垂直细分题材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同时也契合山东卫视每周五的“生活服务季播节目带”,《育儿大作战》正是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背景下应运而生。

寻求生活服务与趣味娱乐的平衡

虽然生活类节目一直是荧屏上的常青树,但在赵志看来,节目呈现风格还是说教化,略显单调,枯燥、沉闷,距离观众较远。在加入真人秀综艺元素后,结合反差、纪实、情感、心理等元素,恰到好处的戏剧化表达、家庭温情元素,两种不同精神面貌的反差,让生活类节目向多元方向发展,具有看点。

《育儿战记》于2017年1月23日开播,第一季共12集,每集2组家庭,聚焦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采用真人秀加脱口秀的形式,由刘仪伟主持,曹颖、戴春荣、李茂、华熙担任育儿团队,著名儿科专家张思来、心理专家白燕翼、亲子专家杨瑾、亲子教育专家张亚莲担任专家育儿团队,他们不仅深度剖析育儿话题,还将触角伸向夫妻关系、代际沟通、家风建设等现实问题。

节目服务发展生活中的困难_节目服务发展生活中的问题_生活服务节目如何发展

《育儿保卫战》如何在服务生活与娱乐趣味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尊重普通家庭的生活习惯和情感诉求?如何把控节目的价值方向?禾宝娱乐总制片人、《育儿保卫战》制片人李晓丹在接受媒体内部人士采访时表示,当今社会,传统育儿观念与新型科学育儿理念发生强烈碰撞,每个家庭都应该思考、重视,因为孩子是家庭血脉的延续,是家庭生活的希望,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他们朝着成长的方向前进。

合宝娱乐首席出品人、《育儿战争》制片人李晓丹

关注社会需求,探索育儿之道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独生子女家庭约占家庭总数的22%,独生子女一代在成为父母后,有着迫切的育儿需求,育儿电视节目承担着社会教育、舆论引导等功能。

“《育儿保卫战》本身就颇具必要性。”在李晓丹看来,《育儿保卫战》有着现实的社会环境。一方面,独生子女教育问题长期积累,以及第一代独生子女升入父母、成为社会主体所带来的新问题,让“育儿话题”成为热议话题;另一方面,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后,家庭普遍焦虑,“育儿”市场需求呈现规模化、矩阵化。

《育儿实战》节目聚焦普通家庭,每期节目设置相应话题,聚焦两个代表性家庭进行案例分析和探讨,比如孩子的先天性格、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氛围、父母长辈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个人教育、父母的情感基础,以及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运用,实现个性化的家庭教育等。李晓丹说,节目通过每一个普通的案例,发现家庭在育儿方面存在的问题,再通过专家的介入,尝试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

戏剧化呈现:从家庭育儿冲突说起

《育儿战争》以“家庭育儿矛盾”为切入点,最大程度展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既包括典型的普遍性话题,也包括非典型的特殊案例,如“父母一方因工作原因对子女教育缺位或不当”、“孩子沉迷电子游戏”、“祖父母溺爱导致孩子溺爱”、“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等。

李晓丹向媒体人介绍,《育儿战争》最关键的初衷,是节目试图寻找家庭育儿问题的共同点。在共同点的前提下,通过极端案例、专家分析,满足观众在孩子认知、亲子互动、缓解压力等方面的一些需求。

现实生活中,长辈们的教育方式往往代表着传统的育儿观,而年轻父母的教育方式则代表着新时代的观点。究竟孰对孰错?如何找到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理念,成为很多家庭需要解决的问题。

《育儿战争》在选题上主要把握了两点,第一是从个性化的话题中寻找共性,虽然是个性化的家庭,但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第二是从一些共性的问题中寻找个性化的点,这些个性化的点可能是情感点,也可能是矛盾点。

“孩子永远是家庭的镜子。”李晓丹说,类似爷爷奶奶引发的家庭矛盾,节目其实并不是调解他们自己的矛盾,最终还是回归到育儿问题上。很多“你以为”都是误区,这些问题的本质可能是父母没有做好引导,也可能是父母教育理念有差异。通过《育儿Battle》,观众可以学到更多科学的育儿方法,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节目本身不调解情绪,一切问题都回归到孩子的成长上。我们想告诉观众,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家庭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李晓丹说。

节目服务发展生活中的困难_生活服务节目如何发展_节目服务发展生活中的问题

综艺表达:情境设计真人秀实录

《育儿大作战》通过首创的“家庭天平”设置,邀请双方发表观点,由观众投票决定天平的倾斜度。李晓丹指出,每个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育儿矛盾,节目之所以叫《育儿大作战》,是因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夫妻之间,或是长辈与晚辈之间,存在着态度不一致的情况。双方在节目设计的“家庭天平”中陈述观点,在深度碰撞中寻求解决方案。

作为家庭的一员,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有一把秤,秤其实代表着我们的心理状态,比如思想、情绪的碰撞。秤票的起起落落其实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跷跷板原理,它带动了整个节目的节奏,把户外短片部分和演播室讨论的内容、现场投票串联起来,是带动整个节目节奏的一个核心装置。

为增强节目的真实性、趣味性、可看性和感染力,《育儿保卫战》户外短片部分采用先进的户外真人秀拍摄技术,实现跟踪记录,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叙述,使每个家庭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呈现,走进每一位观众的心里,最大程度地体现现实,真正使其成为一档“真人秀”节目。

户外短片的内容不仅包含了育儿问题,也体现了家庭内部的关系,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也最大程度的展现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从对立双方的不同角度介绍了两部立场完全不同的短片。同一个家庭因为立场和视角的不同,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也是《育儿Battle》节目短片内容模式的亮点所在。

李晓丹向媒体介绍,第一季拍摄周期长达80多天,最多的时候有五组同时开工,一个家庭拍摄三天。每个家庭都配备了隐藏的机位,再加上一台单机和一台总机,也就是说一个家庭拍摄就是一个小剧组,素材量丝毫不逊于一档户外真人秀。在节目的整体创作过程中,为保证节目的严谨性,导演参与了前期和后期的策划、制作。

“不管是前期的拍摄,还是现场的讨论,家长们可能都想听到很多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议。对于我们来说,希望节目能作为一个切入点,让更多人关注育儿问题,让大家知道原生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李晓丹说。

人文价值观:家庭是人生第一学校

“忠信代代相传,诗书长流惠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非常重视家风建设,良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品德影响深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管时代怎么变,不管居住格局怎么变,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风。

电视节目具有社会人文属性,生活服务类节目以观察现实、关注生活、关心生命为基本理念。《育儿保卫战》以育儿为切入点,反映家庭、家庭教育、家风等现实话题,具有深刻的人文特质和广泛的社会价值。

李晓丹告诉媒体,《育儿保卫战》的节目内容选择贴合社会关注度高的议题,围绕孩子通常表现出的问题特征展开,包括孩子的恐惧症、对电子产品的沉迷、“二胎”政策放开后二胎与多胎的关系等。

“0-6岁的学龄前儿童需要培养耐力和专注力,这会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专注力、价值观的形成,甚至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节目的重点就是要凸显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李晓丹说。

《育儿保卫战》满足了观众日常生活中的刚需,因此赢得了观众市场;题材和模式也成为生活服务类的创新节目。基于第一季节目带来的口碑和影响力,据悉,《育儿保卫战》第二季将于4月21日起每周五晚21:20在山东卫视继续播出。

本文链接: http://01280.cn/2024/06/297/ 转载请注明出处!